电动爬架网防护体系施工
摘 要:北京绿地中心3号商务办公楼工程建筑总高度151.85m,为保证高空结构施工安全,选用了电动爬架防护体系。电动爬架体系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可靠有效的措施,经实践证明,该工艺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确保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
1 工程概况
北京绿地中心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望京商务区内,为大型群体公共建筑,包括5 个单体建筑及2 个地下连通车库,总建筑面积达到351524 m2。其中3 号商务办公楼建筑面积57618 m2,建筑总高度151.85m,属超高层建筑。该工程地下5 层,地上31层,结构形式为型钢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层层高8.0m,标准层高4.1m,外檐为玻璃幕墙与石材幕墙组合而成。东、西、北三侧外立面平直,南侧外立面为渐变弧形。
2 防护架体的选择
2.1 结构防护特点
根据建筑外立面效果,主体结构南立面采用弧形设计,弧形两端水平方向相差5 400 mm。采用悬挑式脚手架作为外防护架体时,悬挑钢梁在圆弧转角处设置困难,且搭设时难免造成坠物。625 地块共建设三栋单体建筑,根据建设单位工期安排,1,2 楼已竣工完成。本工程在结构施工期间1、2 楼就已经有业主入住,但1,2,3 号楼座间空间狭小,因此3 号楼结构施工期间须做到防护到位,防止高处坠物,避免给人员通行带来安全隐患。
主体结构北、南、西三个立面均设有悬挑板,长外挑2 700 mm,常规做法采用脚手架做支撑,且需要连续三层支顶,施工时不仅周转材料用量多,且高处坠物隐患大。
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安全防护系数要求高,且施工工期紧张,所以外防护体系不仅要安全性能高,还要兼顾操作简便、周转时间短的要求。
2.2 防护体系选择
目前,适合框架剪力墙结构且工艺成熟的外防护体系有悬挑式脚手架和附着式整体提升或分片提升脚手架(以下简称“爬架”)。相对于悬挑式脚手架,爬架的显著优点是安拆方便、操作简便、经济耐用,不仅节约大量材料及人工,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维护和保养方便,广泛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
经过研究与核算,电动爬架的施工成本与悬挑式脚手架的施工成本相当。但悬挑式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将占用大量周转材料,基本上是电动爬架的2 倍,且施工时需要周转安拆多次,由于搭设材料多,难免造成高处坠物,给地面人员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因此,本工程外防护体系采用电动爬架。
3 电动爬架体系
3.1 机位设置
本工程电动爬架共设置38 个机位,采用单轨吊车升降。根据结构流水段共分成四片,随结构施工按照流水段分片进行提升。结构标准层层高4.1m,架体防护4 层,爬架总高度为19.8m,架体宽度0.9m,架体步高1.8m,架体距离结构边0.5m.